首页
义乌匠心故事丨曹卫:潜心技术研发 突破技术瓶颈
义乌匠心故事丨曹卫:潜心技术研发 突破技术瓶颈
发布时间:2021/03/23

曹 卫


湖北武汉人,现任“圣石激光”公司技术总监。



多年来深耕水晶内雕机的开发和推广,成功研发圆筒内雕、激光玻璃除膜蚀刻、四头激光除膜、三维玻璃除膜等设备,获得多项发明专利,解决了平板玻璃除膜成形后产生的光学畸变问题。


一张办公桌、一条凳子、书架上放着几本书……走进浙江圣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卫的办公室,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洁。“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,对于我们这种理工男来说,办公室里的陈设越简单越好,平时很少有时间来整理收拾。”曹卫笑着说道。


80后的曹卫是公司的技术骨干,自2007年毕业后就开始涉足激光技术行业。2010年从武汉来到义乌,见证公司从发展到壮大。期间,从纯粹的水晶激光内雕机“组装工”,赚取微薄利润,到如今掌握水晶激光内雕机核心部件研发技术、汽车镀膜玻璃的激光除膜技术、激光玻璃切割技术,如今公司在国内激光行业市场占有率近80%。


谈起这些年的产品研发之路,曹卫如数家珍。“2015年,公司开始转型研发汽车镀膜玻璃的激光除膜设备,当时有一家汽车公司来找我们合作。”曹卫回忆说,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是代替人工贴膜的一项新技术,通过激光的方式让玻璃自带隔绝紫外线、自动加热、除雾等功能。当时,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在国内属于空白行业,只有国外一家公司拥有该项技术。曹卫对该产品技术研发胸有成竹,当场就接下了合作。不仅如此,当时除了“圣石激光”外,还有一家公司也在相同时间接下了合作邀请。



曹卫(左一)指导技术人员


很快,曹卫和同事们从福建扛回一块汽车玻璃。曹卫自己搭建了一个专门做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设备的试验台,查阅相关资料,反复试验。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研发出高品质的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设备,曹卫废寝忘食,每天把自己“关”在实验室里,早上一大早就到实验室,次日凌晨才回去休息。仅仅用了一周时间,曹卫就把这项技术攻破了,制作一块激光除膜玻璃仅需要7分钟;而竞争对手研发这个技术用了一个月时间,制作一块激光除膜玻璃需要40分钟。经过测试,曹卫的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模设备更加稳定,生产效率更加高。当时“圣石激光”就以近百万元的价格,把第一台汽车玻璃激光除膜样品机卖给了汽车公司。


随后数年,“圣石激光”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,两年时间,生产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设备的流水线从原来的1条增加到5条,生产效率也逐渐提高。如今制作一块激光除模玻璃仅需要35秒。


2019年,全球第二大玻璃厂家——法国圣戈班集团也向“圣石激光”抛出了“橄榄枝”,希望与其合作生产曲面汽车镀膜玻璃激光除膜设备。2020年9月,“圣石激光”以200余万元一台的价格,与该公司达成交易,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。


曹卫牵头研发设计的“一种镀膜玻璃的除膜方式及除膜设备”于2019年获得发明专利。除此之外,曹卫牵头研发的多项技术获得了“实用新型专利”。


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技术研发永无止境。曹卫一边潜心埋头研发新设备,一边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传授给新来的技术人员。在曹卫的徒弟眼里,曹卫是个非常严厉的师傅,他做每一件事都要求一丝不苟,对待工作严谨细致,深深感染了公司的每一个人。